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黄变机理

 化学与高分子     |      2024-12-31

 

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光照、热或氧气的环境中,容易发生老化变黄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材料分子结构的变化,通常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分子断链产生共轭双键高分子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分子链可能发生断裂,形成自由基或不饱和双键。当这些双键逐渐形成共轭体系(即连续的双键结构),尤其是当共轭双键的数量达到7-8个时,材料就会发生显色变黄。这是因为共轭双键体系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导致材料呈现黄色。  

2. 氧化产生的羰基高分子材料在氧化过程中,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被氧气夺走,生成羰基(C=O)。羰基是一种典型的发色基团,能够吸收可见光,导致材料变黄。这是因为羰基是氧化反应的产物,常见于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热塑性聚氨酯TPU在老化过程中会生成羰基,从而显黄并变脆。

3. 含氮基团物质分解产生有色胺类物质:一些高分子材料中可能含有含氮基团(如胺类、酰胺类或氮杂环结构)。在老化过程中,这些含氮基团可能发生分解,生成有色胺类物质。这些胺类物质本身就具有颜色,从而导致材料变黄。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生成的胺类物质通常带有黄色或褐色。

4. 抗氧化剂本身被氧化绝大部分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制作过程会添加抗氧化剂/防老剂,以延缓老化。然而,抗氧化剂本身也可能被氧化,生成带有颜色的物质,导致材料变黄。 抗氧化剂被氧化后,可能会生成共轭双键、羰基或含氮的有色物质像有些含酚类抗氧化剂的聚合物,在老化过程中会被氧化生成发色基团。